.

藏传佛教著名的女活佛

年3月的一天,她在“枪口”的逼迫下,被迫由不丹来到印度。

此时的她慧观缘起、无常无我,内心时刻牢记“先爱国、后爱教”的慈训,心系祖国,后来历经6个月的坚持,她如愿回到家乡。

随后,她选择在家修行,脱去僧袍,以便装示人,重新组建家庭,过上了世俗的生活。

那么,她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选择呢?她的一生到底又经历了什么?

认定

年,一个女孩出生在西藏尼木县桑日区的仁典杰布家,亲人为她取名为吉尊·阿旺西珠·德吉卓玛。

后来,没过几个月,由于她生了重病,亲人无奈,只得把她送到了拉萨仑尼姑庙,让她慢慢地度过余生。

殊不知,“祸兮,福之所倚”,就在这一年,寻访第十二世多吉帕姆的高僧来到此地,而吉尊·阿旺西珠·德吉卓玛认出了第十一世多吉帕姆的生前所用之物。

就这样,经过高僧的多次验证和辨别,认定她为第十二世多吉帕姆,随后便被迎进了历代多吉帕姆的驻锡地——桑顶寺。

桑顶寺位于西藏山南浪卡子县羊卓雍湖南面,坐落在山顶上,是一座红宫与白宫相见的九层古寺。

据《宗教源流镜史》记载,它是由克尊·旬(香巴噶举创始人琼波南觉四传弟子)创建的,在藏传佛教寺院中拥有特殊的地位。

历来,都是由多吉帕姆担任寺主,因此也成为了历代多吉帕姆女活佛的驻锡地,随后,经过二世多吉帕姆、五世多吉帕姆等女活佛的扩建,更是让桑顶寺盛极一时。

自吉尊·阿旺西珠·德吉卓玛进入桑顶寺后,便开始苦修佛法,知道了自己的历史使命和责任。

确立

到了年,为她举行“坐床仪式”,标志着她正式成为了第十二世桑顶·多吉帕姆·德钦曲珍。

随后,她开始走向了学习和修行之路,在高僧的谆谆教诲下,让她知道了多吉帕姆的历史由来以及自己的使命和责任。

原来,“多吉帕姆”在藏传佛教有着“金刚亥母”之意,而多吉帕姆的教派传承来源于珀东教法,可谓是兼收诸派教法,是一种独特的雪域高原文化。

而多吉帕姆的由来则来源于赞普赤松德赞的王妃卡钦萨措杰,在公元年,众多高僧前来藏地弘法,而莲花生大师就是其中之一。

他来到后,认出了卡钦萨措杰是多吉帕姆的化身,随后,卡钦萨措杰便开始剃度出家,一心修行,并说,在其圆寂后,日喀则地区吉隆县将会出现多吉帕姆女活佛。

后来,阿卓却吉准美便被认为是第一世多吉帕姆女活佛,随着时间的流逝,如今已到第十二世。

不仅如此,从八世多吉帕姆女活佛开始,她们都是由班禅大师剃度,而班禅大师则是藏传佛教最高级别的活佛,到了年,第十一世多吉帕姆被封为大呼图克图。

这可是中上层大活佛的称号,此后便一直流传下来,其活佛等级仅低于最高活佛班禅等等,可见多吉帕姆女活佛的地位之高。

所以,自小十二世桑顶·多吉帕姆·德钦曲珍不仅拥有地位和特权,而且还肩负重担。

爱国

当她知道自己的重担后,每天除了学习和修行外,还会到古城江孜、春丕山去讲经弘法。

本以为自己会一直这样,可是到了年3月,这所有的一切都结束了。

原来,当时一些反对势力,想要利用她的威望来达到他们破坏和平的目的,可是十二世桑顶·多吉帕姆·德钦曲珍当时表明了自己的立场,不愿妥协。

他们没有办法,便把她带到国外,一路辗转来到了印度,可是十二世桑顶·多吉帕姆·德钦曲珍虽然人在国外,但是心在祖国。

一心想要回到家乡,并为他们的所作所为感到痛心,始终不愿与他们合作,让我们看到了她的那颗爱国之心。

随后,在国家的亲切关怀下,十二世桑顶·多吉帕姆·德钦曲珍在外6个月,终于回到了家乡,这一切她内心十分感恩祖国。

使命

十二世桑顶·多吉帕姆·德钦曲珍回国后,选择了在家修行,并脱下了自己的僧服,穿上了藏服,走向了还俗之路,过上世俗的生活。

虽然她还俗了,可是她时刻没有忘记自己曾是一位女活佛,她还有自己的使命和责任,为此,她在年,举行了“花露药丸炼丹”仪式,对于她来说,这是她的使命。

同时,她还修复了桑顶寺,撰写了《历辈桑顶多吉帕姆活佛和桑顶寺简志》,所做的这些,都是为了让这种文化得以传承下去。

就是这样一位女活佛,虽然她还俗成家,可是她始终记得自己的使命和责任,并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践行自己的使命和责任,让我们见证了她不平凡的一生。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xgyy/17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