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记者宁宁
“从南京出发,历时48小时,横跨东西公里,沿途只睡了10小时,披星戴月终于及时赶到了凉山州布拖县补洛乡。”运输司机张勇扳着手指数着,涨红的双眼被午后强劲的阳光照得眯了起来。
11月11日下午,张勇运输的一车电视机和洗衣机,分别66台,一抵达补洛乡,村民们就热火朝天地帮忙卸货搬运。这些电器由国网四川电力送变电建设有限公司承建的白鹤滩水电站送出工程(施工包2)施工项目部、国网咨询分公司业主项目部和国网布拖县供电公司为当地村民购买,志在为当地脱贫攻坚贡献国网四川电力的一份力量。
“国网四川电力分批次为老乡们送电器,此次为户家庭送温暖,总共要送到户家庭里。”补洛乡乡长海来友兵介绍,补洛乡共有6个村,30个村民小组,户,贫困户户,“年,我们退出了2个贫困村,然后今年截至目前总共退出了4个贫困村,所有的贫困村都达到了脱贫标准,已经全部完成脱贫任务。”
然而,这一目标的达成对33岁的年轻乡长来说并非易事。
“年5月,我到这里当乡长,当时压力很大,一来就面临着两个村的脱贫,加上还有4个村还没达到脱贫标准,全乡总有6个村的脱贫任务一下子就压到了肩上。”海来友兵说,当时面临的最大的困难是群众的安居房、生活用电等无法得到保障。
上任后,海来友兵迈出的第一步就是集中精力抓重点项目,围绕着群众两不愁三保障开展脱贫攻坚工作。
“首先啃下来的是安居房这块硬骨头,其次是进行农村电网改造。过去村民使用日常的家用电器,比如开电视机或者用洗衣机就可能造成短路。”他说,经过两年的努力,所有农网全部得到改造,完全满足了村民生活用电的需求,并经过前期调研了解了村民的需求后,选定了赠送电视机与洗衣机。
为什么要选择这两个项目?“那是因为收看电视可以打开群众的视野,洗衣机可以保障生活卫生,让生活品质脱贫得层次更高,所以就确定了这两个项目。当然村民还有其他的一些需求,我们也通过其他方式一并给他解决掉。”
在海来友兵看来,送电器送的不只是温暖,通电通得更不只是生活。
“由于得到用电保障,村民们可以使用手机、看电视等方式接收外界的信息,这样思维才能更新,眼界才能打开。”他介绍,两年来,不管是基础设施投入还是产业发展,当地群众都收获了很多好政策,思维也渐渐开放。截止年,全乡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共计两个多亿,“对于这样一个小小的乡来说,两个多亿完全是不可以想象的。”
产业发展也得到了大大促进。他介绍,年全乡集体经济收入突破了50万,人均收入也在稳步增长,还开展了花椒等经济作物的种植,产业发展得到进一步的巩固,达到了稳定脱贫的标准。“村民的生活越来越好了,感恩的心也越来越强了,然整个全乡的面貌也焕然一新。”
鹤滩水电站送出工程(施工包2)施工项目部执行项目经理邹忠旋表示,这只是第一步,后续还将根据当地农产品特点,如牛羊肉、土豆等,继续开展定点帮扶工作。
图片来自国网四川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