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邢生祥近日,青海省人民政府印发《中华水塔水生态保护规划》,按照长江流域、黄河流域、澜沧江流域和内陆河流域4个片区构建流域水生态保护格局,以源头保护为重点,以涵养水源为核心,统筹生态保护与民生发展,构建中华水塔水生态保护的纵向格局,提出源头保育区“禁”、涵养保护区“治”、和谐共生区“控”的要求,用15年左右时间,维护以水为核心的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力保水源涵养能力稳步提升,河湖生态环境稳中向好,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
长江流域,包括沱沱河、当曲、玛柯河等河流,面积达16.1万平方公里。这一流域人口稀少,以传统畜牧业为主,水源涵养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重要。曲麻莱县以上以封禁保护为主,按照载畜平衡的要求,推进天然林草保护和围栏封育。
黄河流域,包括黄河干流以及多曲、曲什安河、隆务河等河流,面积为11.9万平方公里。这一流域省境内下游段水土资源开发条件较好,经济较为发达,是中华水塔地区城镇、产业和人口聚集区。达日县以上应加强天然草场保护,围栏封育退化、沙化草场,加大对扎陵湖、鄂陵湖、约古宗列曲、玛多河湖泊群等河湖保护力度。
澜沧江流域,包括扎曲、子曲、吉曲等河流,面积为3.8万平方公里。这一区域人类活动强度低,生态状况总体稳定,以传统畜牧经济为主。通过推进载畜平衡,加大沙化土地防治力度,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推进城镇周边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和山洪灾害防治,加强农牧业面源污染防治,推进绿色灌区建设,着力补齐防洪、供水等水利基础设施短板,有效保障城乡供水和防洪安全。
内陆河流域,包括库赛河等河流,面积达7.7万平方公里。除环青海湖地区外,这一区域人烟极其稀少,生态系统基本处于天然状态。环青海湖地区应适度发展生态旅游、现代生态畜牧业,减少人类活动的干扰,加强珍稀水生生物保护,加强退化草原治理,加大天然林保护力度,加强冰川、湿地生态系统保护,提高改善入湖水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