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背上的格萨尔草原驰骋下的传承

8月8日,骑手们在比赛中。新华社发(张龙摄)

新华社西宁8月11日电(记者 白玛央措)8月8日至8月12日,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达日县举行的一年一度“格萨尔狮龙宫殿文化艺术节”吸引了近万名藏族牧民参与。他们举家赶到达日县岭国赛马滩,数千顶临时搭起的帐篷汇成一座“帐篷城”。

草原上的骏马在一声声的尖叫欢呼声中奋力奔驰,人们不断晃动手中吉祥的哈达,热情高亢的山歌使群山环绕的玛央秀姆草原一下子热闹非凡。

藏族有句谚语:“骏马齐聚要驰骋草原拼速度,骑手相逢要一较高下比胆识。”本次艺术节中传统赛马作为重头戏,吸引了来自青海、四川、甘肃等地区的传统骑手,他们携着自己心爱的“战马”欢聚于此。

地处甘肃、四川、青海三省交界处的达日县位于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域,境内流传着众多关于格萨尔的传说与故事,与格萨尔有关的遗迹、遗址就有60多处。

“这里曾经有格萨尔王驾马飞腾、建国称王的历史印迹,传统赛马与格萨尔文化对这里的地域文化至关重要。”果洛州文体局副局长、果洛州格萨尔文化中心主任措吉多杰说。

来自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色达县的扎西东智今年35岁,这在平均年龄25岁左右的骑手中已经算得上是“高龄”。虽然在传统赛马5000米耐力赛中只跑了第6名,但是他对这匹来自四川的“本土马”的成绩相当满意。

“这是草原最美的季节,赛马本身就是一场庆祝仪式,我和我的马跑得很开心,希望所有骏马和骑手都能享受这次盛会。”扎西东智说。

藏区牧民自古逐水草而居,他们不仅把马当作交通工具、生产资料,更把马当作一生的伴侣。

措吉多杰介绍,在《格萨尔王传》中,格萨尔王在战斗中唯有其骑马才更显英雄风姿,他的坐骑是枣骝马,也就是藏语中的红马火神,枣骝马通人性,奔跑速度飞快,使人犹如乘在了风火轮上。

藏族人民驯马、赛马的历史源远流长。在藏民族史诗《格萨尔王传》中,英雄岭·格萨尔便是因一次赛马比赛的胜利而成为岭国国王。在今天的藏区,赛马也从一项古老仪式成为对英雄格萨尔王的纪念活动,人们在马背上感受和传承着格萨尔文化中积极向上的精神理念。

8月8日,骑手在赛前进行准备。新华社发(张龙摄)

今年64岁的吕吉来自果洛州久治县,她和身旁70岁的尼姑班玛坐在赛道旁的小马扎上,骏马飞奔而来时,两位老人总会一边摇着经筒,一边缓缓起身张望,身旁的小孩蹦来跳去叫喊着“加油加油!”

“格萨尔王是天神之子,我的小孙子现在都能说上几段,有的马儿跑的飞快好似格萨尔王的‘枣骝马’下凡,我们喜欢看赛马也是因为格萨尔王的英雄故事。”吕吉说。

骑手李秀加从马上一跃而下,众人纷纷团团围住向他上哈达,同时给“战马”也系上祝福的哈达。“前四圈我一直紧紧握紧缰绳,为了控制马奔跑的节奏,直到最后一圈冲刺渐渐放松缰绳,它感觉到自己可以尽情的奔跑了,我知道我们要赢了。”李秀加说。

紧张的5000米耐力赛结束后,雪山之舟——牦牛们缓缓步入赛道,赛牦牛的赛场上充满轻松和热闹。欢腾了一天的歌声开始变得悠扬,黄昏时分的帐篷上空炊烟缭绕,驰骋在草原上的不只是骏马,还有千百年来传承至今的荣耀,是格萨尔王的古老传说,是青山绿水下的藏区新面貌。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tx/54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