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不住分享的遥远地名之一
年宝玉则:
地点:位于青海久治县索呼日麻乡境内,与四川阿坝县接壤,当地牧民把它视为“神山”。
旅行日期:年10月。
年宝玉则是藏语,意思是“圣洁的松耳石峰”,又称果洛山,属巴颜喀拉山东南段的著名山峰群。
这不是一座山,是一群群山环绕着湖泊的神奇去处。主峰海拔约米,终年积雪。年宝玉则以山谷冰川为主,据说包含了个冰川湖泊群。记得从达日县班车过境时,远眺年宝玉则,犹如高原上突然盛放的莲花。
一个我念念不忘的地方。最美的风景,最凄凉的体验,都发生过。那年我是从黄河上游而下来到久治县的。
早上一个人徒步进入外围的仙女湖,在湖边山上的灌木丛里疾走,完全没有路,常常在小灌木丛上跳跃。一直进入到魔女湖边。山下和湖边,只有两家牧民驻扎,是唯一的人烟。而我所进入之处,仅仅是巨大的年宝玉则最外围的边缘地带。
因为没带露营装备,又是一个人,只能在下午原路退出。
刚刚开始回程,风云突变。很快就下起了暴雨,偶尔回望身后的雪山,却见到山顶竟然在下雪。我在灌木丛里万分狼狈,全身几乎湿透,同时只能加快穿行。但雨水停歇时,我恰好站在湖边的中间地带,蓝天重现,一架绝美的彩虹横跨碧湖,我就在站在彩虹下发呆。
但依照我的经验,我知道很快身体就会有状况。但我刚刚撤回到卖门票的地方时,头已经开始疼了。藏族大姐给我煮了开水,还帮我找了回久治县城的小面包车。
当晚高原反应非常剧烈,头疼得根本无法入睡。在久治县招待所简陋的房间里,一点惨白色灯光让我觉得无比孤单。咬牙坚持到第二天凌晨,就背包坐长途班车去了甘南。
如今的旅行条件应该好了很多。
赤水丙安古镇
地点:贵州赤水县丙安古镇
旅行时间:年6月
我在一年之内两次来到这个小地方。
丙安在赤水,距赤水市区12公里。这是川南和黔北交界的地带,这里的古老场镇通常都是数百年来的交通枢纽点,有种说法叫做川黔古道。赤水河奔涌,两岸都是红壤土质,青竹丛生。我的童年时光曾经消磨过一段在此地,这就是我回来的缘故。
丙安镇像是建在赤水河上的城堡。沿河都是吊脚楼,由数百根圆木包围支撑在赭色岩石上,大约有十多米到二十多米高,非常震撼。古镇其实只是一个小村,几条青石板街,两座石头门分别通向东西出入口。出入口都有巨大的黄桷树。
丙安从明清时代起一直为客商路过的歇息地,红军来过这里,这小镇曾经住满了军人。但时光流转,丙安不再拥有曾经的繁华,如今早已回归宁静。年轻人都出去了,这小镇是老人和孩子的天下。
这儿的天气是闷热的,水分较大,我来的时节,很不舒适。
住在敬老院的空屋里,和老人们闲聊,给他们买东西。夜里有一夜安谧,在这种地方,故事很多,传说很多,你看暗夜中的河水,想象力就会带你去到一些缥缈之地。
但我们本是为了萤火虫来的,却没有看到。到了天亮,我们就要走了。
交通:离赤水县城很近。交通方便。
福建周宁县礼门乡后垅村廊桥
地点:福建周宁县礼门乡后垅村峡谷口
旅行时间:年10月
廊桥这个词,是这二十年才兴起的。中国浙江泰顺及福建宁德北部山区等地,集中了中国最多的廊桥。
我喜欢廊桥,不仅仅是因为廊桥优美,而且因为廊桥是我们老祖宗非常文明的遗产,是极有善意的工程。桥加上了一个廊,在千百年来,就为出门人提供了多少遮风避雨的便利。
我看过泰顺很多廊桥,但感觉最优美的,还是周宁县礼门乡后垅村峡谷口的那一座。
礼门乡后垅溪流域,险峻、幽深,据说号称“福建第一峡谷”。峡谷里还有保存完好的原始森林,分布着红豆杉、银杏等珍贵树种,还生活着猕猴、鸳鸯、白鹭、白鹤、山羊、山麂等野生动物。我们的车一路进入峡谷时,非常吃力,人全部下车步行,车极其缓慢地往下移动,那种乡村石头路基本上只适合越野车的。
但周围的风景非常美,极其安静。
我们在傍晚才到达后垅村,住在村民家里,第一时间就是去看峡谷口的廊桥。
这座廊桥当年是周宁通往屏南的古道,始建年代已经不可考证,清代时分别在乾隆年间和咸丰年间重建,又在民国十年()毁于一路人之烟蒂。现在的桥是年重建的,然后在年9月再次修复。
在静谧的两岸青山之间,在绿水深潭之上,这座廊桥静卧着,像古树一样,仿佛自古就在那儿。
夜里,我们坐在峡谷口的卵石滩上,看着夜色里的廊桥轮廓,夜空干净,星光疏朗,夜鸟偶尔打破一下宁静,周边连灯光、汽车都没有,那种静谧非常少见。
交通:从福州、宁德有班车到周宁。但从周宁到后垅村最好是包车。
资探古寻幽。由于地处僻壤,礼门山水仍“养在深闺人未识”。
有人在深夜思念美食,有人在思念爱人。远方的地名,也在名单上。
大家八月好啊。能出门的都出门,能开心的都开心。
朝南阳台能出门的都出门,能开心的都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