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这里是XX疾控中心......
相信不少市民曾接到过这样的核查电话,但大家在积极配合疫情防控的同时也要提高警惕,谨防诈骗分子借着疫情防控的幌子耍花样。
近日,家住佛山的阿丽(化名)接到“+****”的来电,对方自称是佛山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员,还主动报上工号和名字。随后,对方询问阿丽是否正在使用尾号为的手机号码,从未使用过该号码的阿丽当场否认。对方坚称该号码登记人是阿丽,并告知其该号码正以电话、短信的方式传播疫情谣言。阿丽当时并没有相信对方的说辞,果断挂断了电话。
然而,这名“工作人员”继续用多个不同的号码打给阿丽,还详细告知涉事号码的开卡地点和时间。见对方言之凿凿,阿丽最终相信了。这时,“工作人员”主动提出可以帮阿丽取消该号码并上诉。
就这样,阿丽在对方的引导下,一步步陷进了老套的诈骗套路。阿丽首先添加了一名“警官”的QQ,该“警官”称阿丽牵扯进一宗洗黑钱案,并发来“上诉书”加以“佐证”。
紧接着,对方以对阿丽名下资金进行清查为由,要求阿丽将所有钱转到同一张银行卡内,并套取了阿丽的手机验证码。最终,阿丽银行卡内的元被尽数转走。
这时,阿丽才意识到自己遇到诈骗,于是立即报警求助。目前,警方已立案侦查。
这是典型的“冒充公检法”诈骗。诈骗分子先是冒充疾控中心工作人员获取阿丽的信任,进而冒充公安民警进行恐吓施压,一步步诱导阿丽转账。
近日,惠州一名女子也遭遇了“冒充公检法”骗局。幸运的是,民警及时赶到,终止了这场电信诈骗。
11月1日,惠州惠东蕉田派出所接县公安局反诈中心预警指令,辖区居民谭女士正在遭遇“冒充公检法”诈骗,要求派出所展开劝阻拦截工作。
获悉后,民警立即联系谭女士,然而对方的手机一直呈通话状态。
根据工作经验,民警判断谭女士已被骗子要求将手机设置为“呼叫转移”,若谭女士被骗子持续“洗脑”,随时可能进行转账,必须立即上门拦截。
最终民警找到谭女士,并制止其转账,成功挽损1.4万元。
原来,当日下午,谭女士接到一通陌生电话,对方自称是武汉检察院的工作人员,并告知谭女士,由于其银行账户涉嫌不法洗钱,需将资金转入指定的“安全账户”,用于配合资金审查,否则将冻结其所有资产,还发来谭女士的“刑事逮捕令”。
看到自己的“刑事逮捕令”后,谭女士十分害怕。随后,在对方的威胁恐吓下,谭女士如实提供了自己的个人信息资料,所幸民警及时赶到劝阻拦截。
事后,民警向谭女士详细讲解了“冒充公检法”诈骗和其他常见的诈骗套路,并指导其下载了国家反诈中心App,开启来电预警功能。
骗子的套路大家都看懂了吗?那么,“冒充公检法”诈骗如何辨真假?
记住,骗子的终极目的是忽悠你转账汇款,公安民警则是千方百计阻止你转账汇款,这就是“真”与“假”的本质区别。请各位市民提高警惕,如遭遇诈骗,要保存好证据,第一时间拨打报警。
来源:佛山市公安局、惠东警讯、葵乡警讯、国家反诈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