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章权与同事开展入户访谈摸底工作。
◎祝理队文/图
“在那世界屋脊的福地上,在万马奔腾的千里草原,英俊的少年在自由驰骋。马背上的理塘是雪域美丽的天空之城。”在前往理塘县之前,李章权不止一次向新婚妻子描述“勒通”给他留下的最初印象。
今年5月28日,作为甘孜州届急需人才选调生,李章权积极响应州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的号召,在家人的支持下,主动报名并成功被选派到理塘县,在“丁真的故乡”开启为期两年的驻村生活。
如今,全国已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现阶段正如如火如荼开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战略。这既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也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能在这样特殊的时刻,作为驻村干部下沉一线,上联党和政府,下接基层群众,做好落实乡村振兴政策‘最后一公里’的关键节点,自己定会在乡村振兴的舞台上发挥才干。”李章权感到莫大的荣幸和鼓舞。
李章权所驻村是有着“天边的藏坝”之称的理塘县藏坝乡安多村,全村93户人。
以前,全村大多数为精准扶贫户,收入主要是外出务工、牦牛养殖和种植青稞马铃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驻村工作队以建设高标准农田为切入点,致力帮助农牧民增产增收。积极向本单位州财政局争取资金,重修村道排水沟,使困扰村民多年的排水问题得到解决,驻村工作也获得农牧民称赞和肯定,一声声真诚的“卡卓(藏语:谢谢)”让李章权心满意足。
除了开展集体工作外,李章权多次入户进行访谈摸底,了解村民生活所需和亟待解决的难题,并详细做好工作日记,方便按户有针对性的开展帮扶工作。
通过半年时间的驻村锻炼,李章权与农牧民群众建立起了“血肉联系”。他说:“在农牧民眼中,只有根扎得更深,叶才能长得更茂。我们也是如此,只有坐在牧民家里,吃过糌粑,喝过酥油,交谈过心,才能真正扎根在基层这片广阔的天地间,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中。”
在李章权的工作日记中,他写下:未来,我将严格按照《全国驻村帮扶工作推进会精神传达提纲》《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重点任务清单》相关要求对标对表,高质量完成各项任务。尤其是对刚到基层一线的自己来说,要多学一点儿“乡音土话”,掺一句“家长里短”,接一点儿“基层地气”,让老百姓觉得够亲切、好相处,真正走进人民群众的心坎里。
“美美与共、知行合一”是李章权母校中央民族大学的校训。从民族大学来到民族地区,他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其中的奥秘。面对基层群众,“多一分”热情相助,以“温心”聆听百姓之音。只有从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时刻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对群众动真情、用真心,才能换来老百姓的理解信任和支持,才能换来工作的顺利推进。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