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果洛州大力推进退化草地综合治理和国土绿化

近年来,果洛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将国土绿化工作作为全面落实“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深入实施“五四”战略,奋力推进“一优两高”的具体实践,作为改善生态环境、造福子孙后代的重要举措和民生工程,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持续实施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二期、国土绿化巩固提升三年行动、果洛退化草原保护修复三年行动计划、天然林保护封山育林、城镇村庄绿化等工程,以草原生态修复治理为主的国土绿化工作取得了开创性成果,全州广大群众实实在在感受到了绿意、看见了绿景。

一是草原生态修复治理得到全方位加强。几年来,全州累计落实7.2亿元,大力实施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二期、退牧还草等工程,共治理黑土滩、黑土坡万亩,鼠虫害防治万亩,退化草地改良万亩。在此基础上,年在省委主要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下,果洛州与省林草局共同编制了《果洛州草原生态保护修复综合治理三年行动计划》,以果洛为试点,采取整县连片的方式,计划投资19亿元,着力开展了以草地保护、治理恢复、监测提升为主的草原生态保护修复综合治理三年行动。两年来共治理黑土滩、黑土坡29万亩,鼠害防治万亩,退化草地补播11万亩。项目区草原植被盖度平均提高了14个百分点左右,其中黑土滩治理区植被盖度由20%增加到85%以上,特别是25度以上黑土坡治理难题得到破解,成效越来越凸显,原来大面积的黑土滩土坡治理后全部都变成了绿色草原,恢复了良好生态,果洛境内再现了绿波连绵的美景,果洛州三江源保护建设工程质量和效益评估连续七年位列全省第一。与此同时,果洛州结合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下大力气,筹措资金2亿元,有力开展了城镇村庄周边、公路沿线、主要河道砂石料场和工程取料处等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共治理沙石料场和工程取料点处,复垦种草2万亩,生态植被得到全面恢复,以往随处看到的草原植被人为破坏的情况从此不复存在。

二是造林绿化取得历史性突破。几年来,全州国土绿化累计投资达3.46亿元,实施完成人工造林12.9万亩、封山育林.5万亩、森林抚育14.5万亩,完成义务植树72.2万株,城镇绿化1.9万亩,25个村庄绿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高海拔城镇造林绿化方面,果洛州坚持不懈狠抓以大武镇、拉加镇、赛来塘镇、智青松多镇为主的城镇高标准造林绿化工作,持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强化技术支撑,压实压紧责任,连续三年组织干部群众开展了大规模义务植树活动,班玛县赛来塘镇打造成了名副其实的高原森林城镇,大武镇区所有的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医院、居民小区全部完成了高标准绿化,大武镇区所有街道两旁也完成了绿化,同时营造了环绕城镇的公共绿地余亩,再过一二十年大武镇也会变成森林之中的城镇,近两年甘德、达日两县城镇绿化也逐步取得了成效,填补了我州高海拔城镇造林绿化的空白。

三是草原林地生态保护机制不断健全完善。认真落实生态保护绩效考核评价和责任追究制度,生态补偿资金、生态管护公益性岗位绩效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实现了生态保护和牧民增收互促共赢。为了进一步强化草原森林保护修复管理工作,果洛州在全省率先探索推行了草长制和林长制,制定并实施了果洛州全面推行草长制实施意见和草原生态保护和修复办法,构建了州县乡村社五级草长制管理及部门协作机制。全州共设立州级草长6名,县级草长36名,乡级草长名,村级草长名,牧业合作社草长0人,并进一步明确名草原管护员的职责和巡护范围。林长制建设方面,玛沁、甘德、班玛、久治四县根据森林资源现状和生态区位,制定了林长制工作方案,落实管护责任,确保了林有人护、草有人管。

下一步,果洛州将继续按照国土绿化巩固提升三年行动计划的具体部署,进一步完善规划,建强体制机制,落实工作责任,以政治的高度、生态的思维,实打实的实际行动,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地高质量推进国土绿化和草原生态修复综合治理任务,努力将果洛全境打造成为全省三江源区生态保护治理成效集中展示区。

来源: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

声明: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jbzs/4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