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果洛州政协开展第二次党政领导与政协委员

北京白癜风怎么办 http://m.39.net/pf/bdfyy/bdfal/

7月8日,州政协十四届六次常委会议围绕“建设高质量教师队伍,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开展专题议政,在随后举行的州党政领导与州政协委员面对面重点协商互动环节中,常委们争相举手提问,州政府副州长曹发山、州教育局副局长仁青多杰一一“接招”,坦诚回应。州政协党组书记、主席夏吾杰,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尕智叶西尼玛,州政协副主席张文庆、汤向军、拉昂才旦、利加、赛措出席活动。

“围绕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谈谈如何推进果洛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曹发山结合全州第八次教育大会精神,回答了州政协常委、州政协民族宗教侨眷和社会法制委员会兼职副主任、州医疗保障局局长杨金凤的提问。他表示,围绕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在第八次果洛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出台《关于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实施方案》,从五个方面统筹部署了深化教师队伍改革工作。一是坚持党对教师队伍的全面领导。要切实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坚定理想信念,深入引导广大教师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拥护“两个确立”。提升思想政治素质。聚焦“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新时代命题,全面加强中小学教师思想政治建设,争做“四有好老师”,当好“四个引路人”;要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全面落实新时代幼儿园、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准则,将师德师风作为教师职称评审、岗位聘用、年度考核、推优评先、表彰奖励等工作的首要标准。二是创新校长队伍的选聘考核制度。要严格校长选聘程序,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按照《中小学校领导人员管理暂行办法》选聘校长。到“十四五”末,全州中小学公开选聘校长比例实现全覆盖。要严格校长任职资格,实行校长任期管理。由教育、组织、人社共同管理,将校长任期目标及承诺内容作为考核、奖惩、续聘、改聘、解聘、评选优秀校长的重要依据。要加大校长培养培训力度。到“十四五”末,重点培养出一批优秀的校长后备队伍。要实行校长述职审计和绩效考核制度。创新校长绩效考核制度,校长绩效工资实行政府配套补助,凡达到“优秀”、“良好”、“合格”标准可享受全额绩效奖励。连续两年考核不合格者,免除校长职务。三是建强基础教育教师队伍。要建设高质量的幼师队伍。争取补充学前教育编制。严格执行幼儿教师准入制度,州县政府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补足配齐幼儿教师。要推动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加强紧缺薄弱学科教师、小学全科教师、特殊教育教师和民族地区双语教师培养。通过人才引进、上海援青、省内支教等途径,聘请省内外名校长、名师来州任教。要抓好教师继续教育培养。落实州县教师培训经费保障,重点实施以“三科”教材改革、高考综合改革、普通话提升为主的教师转型培训。实施中小学“优秀校长”“优秀教师”培养工程,“十四五”末,建成7个“名师工作室”,承担州级培训讲座。要加强信息技术教学应用。依托国家教育智慧平台、果洛州智慧教育大数据云平台,对全州教师进行网络教育、课件、微课制作、题库研发、录制软件应用、平台功能操作等学习培训工作。四是深化教师管理综合改革。建立教师编制动态调整机制。提高现有编制使用效率,加强“柔性”用编,落实“县域编制总量内一年一调,州域按编制总量的一定比例统筹后三年一调”的动态调整机制,确保编制达标全覆盖。稳步推进教师交流帮扶。深入推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实行城镇优秀副校长、教务主任到乡村学校、薄弱学校任职,加强校际间的交流合作、深化校际间的教学教研活动,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解决职业教育师资短板。加大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培养力度。对现有职校教师实施三年培训计划,充分利用国家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和上海市对口援助机制,采取一对一顶岗、团队式帮学等方式,提升在职教师业务水平。深化教师职称评价改革。完善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政策,持续推进乡村学校“定向评价、定向使用”评价机制。加强聘后管理,激发教师的工作动力,确保教师聘任后“能上能下”。五是全面提升地位待遇保障。继续落实教师终身从教奖。实施教师超课时补助。通过教师周转房或公租房建设,解决专任教师住房问题。推行优秀教师外出疗养制度;提高艰苦地区教师待遇。落实基层中小学校新入职教师学费奖补政策。同时将教师办公设施、食堂、浴室和学校水电暖改造建设等纳入“乡村振兴”战略整体建设规划;保障民办学校教师待遇。将民办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纳入当地教师队伍建设整体规划,保障其福利待遇,在业务培训、职务聘任、表彰奖励等方面享有与公办学校教师同等权利;建立教师荣誉表彰制度。建立和规范州县两级教师表彰奖励办法,建立荣誉激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的表彰体系。

“全州教育系统人才留不住,教师队伍不稳定,结合即将召开的全州第八次教育大会,从政策出台、关心关爱职工、提高地位待遇等方面谈一下如何稳定教师队伍?”曹发山现场回答了州政协常委、州政协教科文卫和学习文史委员会兼职副主任、州委统战部副部长马丹珍的提问。他表示,教师队伍稳定是有序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一是完善教师待遇保障机制。对在本州从事教育工作满15周年的在职专任教师,由政府给予一次性3万元的终身从教奖,满20周年再补助2万元,满25周年再补助3万元,满30周年再补助2万。在校长岗位累计任职10周年、党务工作者、副校长、教务主任、政教主任岗位累计任职13周年、在班主任岗位累计任职15周年的,再追加1万元。将班主任津贴由生均10元提高至生均15元(每年按10个月发放)。实施教师超课时补助,小学、初中、高中教师每超1节课分别按20元、30元、40元发放超课时津贴。到“十四五”末,通过教师周转房或公租房,解决专任教师住房问题,对教师公租房租金按其他国家公职人员租金的50%收取。州县政府每年安排专项资金,落实教师每年一次全面体检、重大疾病救助以及知名专家巡诊制度。推行优秀教师外出疗养制度,每年遴选10名优秀教师到省内外进行为期一周的疗养。州县政府按属地化管理原则,全面落实由政府统一招聘的临聘教师月工资不低于元,优先解决养老保险金、医疗保险金。二是提高艰苦地区教师待遇。落实基层中小学校新入职教师学费奖补政策,对签约8年及以上年限、非定向公费师范生的新任教师,予以特殊分层奖补。按照普通专科生每年元,本科生及音乐、美术专科生每年元,硕士研究生及音乐、美术本科生每年元、博士研究生每年的标准,连续奖补6年。所需资金由省级财政和地方财政按照8:2比例分担。对服务年限未满8年的,追缴全部所发资金。各级党委政府要关心乡村教师的工作和生活,将教师办公设施、食堂、浴室和学校水电暖改造建设等纳入“乡村振兴”战略整体建设规划,优化乡村教师发展环境。在组织培训、职称评聘、表彰奖励等方面,按照有关规定向乡村教师倾斜,鼓励乡村教师安心扎根基层从教。三是保障民办学校教师待遇。将民办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纳入当地教师队伍建设整体规划,完善学校、个人、政府合理分担的民办学校教职工社会保障机制。民办学校须聘用持有国家规定教师资格证的教师。民办学校应与教师依法签订合同,按时足额支付工资,保障其福利待遇,并依法为教职工足额缴纳社会保险金,按规定为教职工建立企业年金等补充养老保险。依法保障和落实民办学校教师工龄计算、业务培训、职务聘任、表彰奖励等方面享有与公办学校教师同等权利。四是建立教师荣誉表彰制度。大力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做好省级特级教师、杰出校长、杰出教师、优秀乡村教师的推荐评选。建立和规范州县两级教师表彰奖励办法,完善名优教师评选表彰体系,为教师搭建阶梯式专业成长平台,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师奖励表彰,构建与省级评选项目相衔接的荣誉体系,建立荣誉激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的表彰体系。自年起,通过教师岗位大练兵、学业水平测试、教学评估等实绩,每年评选表彰优秀校长(园长)7人、优秀教师14人、学科带头人42人、教学能手70人、先进教育工作者7人。大力宣传优秀教师的工作业绩,选树优秀教师典型,发挥好先进典型的激励引导作用。对获得省州荣誉的教师子女,同等条件下在异地办学招生中适当给予照顾。同时为稳定教师队伍,结合高中学位不足,对确实因夫妻分居、身体健康等原因,通过异地办校形式,交流到异地学校任教。

“结合提升教育教学质量,针对教师专业发展能力提升方面,有哪些有效举措?”州教育局副局长仁青多杰补充回答了州政协常委、州政协提案委员会副主任张勇的提问。他表示,提升教师专业能力素养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一是优化专业结构。以新时代教师素质要求和国家课程标准为导向,以县为单位制定教师队伍建设专项规划,采取多种方式逐步优化教师专业结构,努力解决“所教非所学”突出问题。以中学理科教师和小学全科教师为主,实施免费定向双语师范生培养计划。本着缺什么学科教师,补什么学科教师的原则,科学制定教师补充计划,用好用足义务教育特设岗位计划,优先补充语文、理科和音体美等紧缺学科教师。学校要合理动态调剂安排各科任课教师,并保持学科教师的稳定性。教育行政部门要会同同级编制管理部门探索建立以州(县)为单位的区域内教师编制总量动态调整机制,根据教育教学需要适时调整编制,督促县级有关部门及时补充教师,严禁有编不补。二是开展学习培训。州(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在摸清教师队伍底数的基础上,制定教师培养培训计划,加强与省(州)教育行政部门的衔接沟通,落实中小学教师规定学时的全员培训制度。按照“统筹规划、分级实施,学用结合、注重实效”的原则,以教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重点,突出新课程、新教材、新方法、新技术培训,通过短期集中、专题研讨、校本培训、网络研修等多种方式,强化师德教育和教学基本功训练,不断提高教师育德、课堂教学、作业与考试命题设计、实验操作等能力,进一步实施好“国培”“省培”计划,增加乡村教师培训机会,定期开展教学素养展示和教学名师评选活动,对教育教学业绩突出的教师予以表彰奖励。逐步建立果洛骨干教师队伍、教学型校长队伍,在此基础上建立果洛“名师工作室”。三是实施教师业务测试。自年秋季起,启动全州教师职业能力测试,每学年,对全州教师分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进行教学业务水平抽查测试,州教研中心每学年确定教师学科,分学科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统一阅卷,统一公布成绩。各县也要每年对县域内所有教师进行全方位的教学业务水平测试,并将教师业务水平测试纳入教师绩效考核范围。四是健全激励机制。建立重师德、重能力、重业绩的教师综合考核评价体系,探索完善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学生及家长等参与的多元评价办法。强化教师履职责任,连续一年无故不承担教学工作任务的教师原则上要低聘或转聘到其他岗位,并按新聘岗位兑现工资待遇。对不能胜任教学岗位的教师,按照有关规定,实行高职低聘、内部转岗或低聘。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配足后勤人员,探索实施“管教分离”工作,确保教师将精力全部投入教育教学工作。州、县政府分别将教师业务水平测试经费10万元纳入财政预算,确保教师学科水平测试工作顺利进行。

省政协委员、玛沁县第三民族小学校长才让德吉,各县政协主席和党组书记,州委教育工委、州委编办、州财政局、州教育局、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相关负责同志,部分州政协智库和参政议政人才库成员,玛沁县东倾沟乡、甘德县上贡麻乡、班玛县吉卡乡、达日县建设乡、久治县哇赛乡、玛多县扎陵湖乡政协工作联络办公室负责人参加活动。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jbzs/43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