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少年知名白癜风医院 https://m.39.net/pf/bdfyy/qsnbdf/九月的玛域达日草原,牛儿肥马儿壮。然而达日草原的秋天半个月前早已来临,就像是深秋,草原已渐渐泛黄。德旦从小就生活在这片土地上,自家就有草场,也有牛羊,一出门便是一望无际的草原和成群的牛羊,门前还有一条名叫“跨热”的河。经常在草原上带着妹妹们一起玩耍,每到秋天的早晨太阳一出来,凝结在草上的霜就会瞬间化为露珠,打湿兄妹们的腿和鞋,而父亲就会时不时看着他们笑一笑。年出生的德旦,从小父母离异,母亲在他9岁时就离开了他们兄妹,所以内心深处更多的是对父亲的记忆,而对母亲的记忆很模糊。从小到大一直都是在父亲的陪伴下长大,父亲在支撑着全家人的生活,那是一家人还没有房子,就住在离县城几十公里处的窝赛乡康巴村跨热河旁的帐篷里,后来国家实施游牧民定居点项目,一家人幸运的住上了房子。年,德旦家因为家境贫困被国家纳入到了建档立卡户,随之而来的一系列好政策使这个家庭的收入不断提高,让这个家庭的生活越来越好,父亲时不时还会带着他们去县城购置一些生活用品。就在这一年德旦也考到了省城上大学,父亲特别高兴。然而上大学没多久,德旦发现自己的听力出现问题,听力突然下降,当父亲得知消息后,连夜赶到西宁,医院检查治疗,原来德旦患上了神经性耳聋,听力逐渐下降。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听力虽然恢复一些,但也只能隐约听到一些轰鸣的机器声。这对上学的他似乎带来了很大的挑战,父亲想让他休学好好治病,等治好了病再去上学。可德旦依然坚持一定要先读完大学,否则一定会耽误学业的。但他比其他聋人男孩幸运的是,他读过书,他能写字,即使听力受损,但基本的交流是没有问题的,父亲为了他交流方便,还专门给他买了部手机。就这样他坚持读完了大学,年的7月,德旦不负众望,顺利毕业了,回到了家乡。父亲还带着德旦到县残联办理了残疾证。然而生活的磨难却没有就此停止。年7月29那天,一个噩耗突来传来,父亲发生车祸当场身亡。似乎是有人在跟他开玩笑,老天爷在跟命运开玩笑,直到今天依然无法相信父亲的突然离开。父亲走了,天就塌了。德旦的姑姑说:“有很长一段时间德旦都不愿意和人交流,也不说话”。德旦在家中是老大,还有两个妹妹,一个妹妹在西宁柴达木路职业学校上学,另一个在窝赛乡寄校上二年级。如今他是这个家唯一的男子汉、顶梁柱。父亲去了,照顾两个妹妹的责任就落到德旦肩上,生活的压力使德旦只能振作起来,也必须振作起来,他想要就业,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撑起这个家。就这样德旦在县残联的职业介绍下去达日县跨热龙泉公司求职,公司副经理说他听不见,做工作不方便。而老板坚决要收下他,还说:“我说行,他就能行”!就这样他成为了达日县跨热龙泉有限公司的一名员工。从每天早8点工作到晚上6点,有时还要扛着50斤的桶水爬六七层的高楼,但德旦任劳任怨,每天只会埋头苦干,用坚强的意志与乐观的心态去面对,用辛勤的汗水去换来生活的希望。公司还有一位聪明的聋哑男孩,在他的帮助下,短短几天他就可以熟练操作了。由于公司规模小,员工不足,完成自己流水线工作的同时德旦也会主动要求负责销售员的工作,风里来雨里去,频频穿梭在达日县的大街小巷。因为听力原因使得他与客户之间有沟通的障碍,但德旦总是面带微笑地对待每一个客户。在公司他是一位兢兢业业的优秀员工,在客户眼里他就是一位勤劳肯干的“销售员”。为了在县城上班方便,德旦目前还只能借住在姑姑家中,公司每周会有1天的假期,德旦就会去接还在县城上小学的妹妹,给妹妹洗洗衣服,辅导功课,帮助姑姑做做家务。生活的模样,取决于心中所想的样子,德旦在困难中不断成长。德旦用手机和我们交流时说:“虽然父亲永远离我们远去了,但我还有两个妹妹。我想回报父亲最好的方式就是照护好两个妹妹,纪念父亲最好的方式就是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帮助两个妹妹完成学业,还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县城买一套房子,以此来告慰天堂的父亲”。来源:达日残联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hbyx/94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