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咸文静金玥彤张鹏
“文件数量明显少了,会议明显短了,群众办事明显方便了,我觉得基层干部心气更顺了,作风更实了,为群众上门服务的时间更多了,党群干群关系更密切了。”谈及基层减负,果洛藏族自治州达日县县委办公室主任潘顺慧感触颇深。
摈除形式主义才能为基层干部松绑减负,激发他们干事创业的热情与活力。正如潘顺慧说的那样,以前,许多基层工作繁琐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开展以来,青海动真格,出重拳,抓落实,各地各部门深入实际发现问题,以硬招实招解决问题,干部群众切实感受到基层减负带来的新变化。
攥指成拳,
坚决整治形式主义
作风建设,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管党治党的重要突破口。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解决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首先要从认识上找根源,在思想上强根基。
“要注重为基层减负,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确保学习教育的质量。”今年以来,省委多次就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作出安排部署,紧锣密鼓的一系列行动,释放出一个清晰信号:坚定不移抓落实,扎实为基层减负。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建立发文开会动态监测、情况通报和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坚决防止文山会海反弹;对不符合要求的政务应用程序、网站、